【TOPick診症室】20歲女大學生減肥成癮 同時患上厭食症及暴食症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3/09/06 12:15

最後更新: 2023/10/13 16:38

分享:

分享:

20歲女大學生減肥成癮,同時患上厭食症及暴食症。

厭食或暴食,其實均屬於飲食失調。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接受TOPick訪問時分享案例,指一名約20歲的女大學生由於減肥成癮,控制飲食過度,從而出現暴食現象,但又因此她更加控制自己的飲食,導致同時患上厭食症和暴食症,出現一個惡性循環。

歐陽國樑醫生表示,該名女大學生一開始減肥還算成功,但是她仍然想繼續減肥,所以她飲食上很有節制,「一點油也沒有、每一餐都計算卡路里,甚至她的體重不算很失控,在100磅以下,而且算過BMI還是正常的狀況」。

由於該名女學生嚴格控制飲食,變成腦子裡整天都想著吃東西,結果就間接性出現了暴食現象,一次過會吃很多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,而且因為很喜歡吃堅果類,就會偷偷買一大包,然後一次性吃很多:

因為出現了暴食行為,她會做很誇張的運動,變得依舊能保持體重。但因為如此,她平時的飲食就更加節制。當她更加節制飲食,她就更想吃她喜歡吃的食物,就變得更容易出現暴食行為,所以她就是很典型的厭食性暴食。

結果該名女學生因情緒變差就前往求醫,獲處方藥物給她穩定情緒。醫生指出,其實她本人十分清醒,完全知道每一樣東西的對錯,只不過她控制不了自己的飲食,也控制不了要做很多運動來保持體型。

因此,歐陽醫生需要想辦法與她「討價還價」,去幫她戒掉減肥成癮和暴食成癮。最後,他慢慢讓該名女學生放寬餐單,達致合理程度,同時放鬆她運動成癮的心理關口,令她轉移視線,減輕暴食現象。

很多人都是這樣的,她只是要過某個心理關口,平時就會放寬。因為她仍可保持住體重,她平時就可以吃多一點,突然之間就會沒有暴食的行為了。當然我希望她慢慢將注意力轉移,不要再研究減肥,研究想吃甚麽東西,轉而投入到正常人生。最後她投入到學習、正常社交,慢慢就戒掉這些了。

厭食症vs暴食症

歐陽國樑醫生指出,常見飲食失調有兩類,一類是厭食症,一類是暴食症,而大部分飲食失調不是由壓力所引致,而是減肥上癮,失去控制所致。

厭食症指患者體重過輕,但仍覺得自己很肥,甚至會用很多方法,比如吃很少,或者做很多運動,來減少吸收卡路里,女性可能會因為體重過輕而失去經期。暴食症則是因為患者經常很想吃東西,一有時間就會失控吃很多,隨即又害怕自己變胖。於是患者就會用很多方法,比如嘔吐、吃瀉藥,或者做很多運動等,來減輕内疚感。

其實大部分暴食症是連着厭食症一起出現的,只不過是減肥過於極端,就變得有時會出現吃東西的癮,於是同時間就有厭食和暴食出現在同一個病人身上,純暴食反而還少過厭食型暴食。

他表示,體重過輕造成的直接影響,是會導致身體出現很多毛病,如荷爾蒙不足、新陳代謝變慢,很多器官得不到足夠營養,從而出現病變等。而暴食症患者因一次性吃過多食物,對腸胃造成壓力,甚至會因使用很多極端減重方法,如扣喉(催吐)或吃瀉藥,都會令身體造成問題。

另外,飲食失調還會導致間接影響,產生更多壓力,繼而影響情緒。歐陽醫生表示,很多時候病人其實都知道「對與錯」,但由於控制不到這個行為,就會產生自我形象低落,引發情緒問題,甚至會影響學業、工作、人際關係,無法正常生活。

自測飲食失調方法

歐陽醫生提醒,市民可自行上網搜尋BMI指標(Body Mass Index,身體質量指數),自測是否患有厭食症,若低於正常的BMI都仍嫌自己肥胖的人士,就是屬於厭食。另外,暴食就是人長期腦海裡一整天都想著食物,甚至有一些失控的暴食行為,就是暴食症。不過,他强調,不一定每個病人都需要吃藥,輕微症狀患者做心理治療,或者去調節這些心理問題就已足夠。

醫生指,治療飲食失調最關鍵就是要幫患者戒癮,「要尋找另外一把癮來代替這把癮」。首先要找出他的動機,再尋求他身邊人的支持,或找一些替代目標,讓他可以安全投入到日常生活中,如參與一些活動及興趣班,就能更易讓他戒掉這種行為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

記者:何沛怡